行程限位開關如何保護工業機器人的“筋骨”與“神經”?
現代工業機器人,尤其是多軸串聯機器人,其內部結構極為復雜。機器人的手臂和關節內部通常布滿了:
動力線纜: 傳輸給各軸伺服電機的強電。
信號線纜: 傳輸編碼器、傳感器和控制信號的弱電。
氣管/油管: 用于氣動或液壓末端執行器的管路。
核心風險: 如果某個關節(比如 J1 軸,即底座旋轉軸)因編程錯誤、操作失誤或控制系統故障而旋轉過度(超行程),這些內部線纜和管路就會被過度扭曲、拉伸,甚至直接拉斷。一旦發生,維修成本高昂,且會造成長時間停機。
在機器人控制中,雖然有軟件限位(Software Limits)和伺服系統編碼器來控制關節角度,但行程限位開關扮演的是獨立于控制系統的最終物理安全屏障。
雙向安裝: 機器人的每一個旋轉或移動關節(如 J1 到 J6 軸),在其允許的運動范圍的兩端,都必須安裝一個行程限位開關。例如,一個允許 $\pm 180^{\circ}$ 旋轉的關節,會在 $-180^{\circ}$ 和 $+180^{\circ}$ 的位置分別設置開關。
物理觸發: 在關節運動的終點附近,機器人本體或連桿上會設置一個凸塊(Cam)或撞塊(Actuator),當關節即將超出安全角度時,該撞塊就會物理性地觸發行程開關。
一旦行程限位開關被觸發,它會立即執行以下動作:
發送硬限位信號: 將“超程”信號直接發送給機器人控制器的安全回路。
強制停止: 安全回路立即切斷該關節甚至所有關節的驅動電源(Drive Power),使機器人瞬間停止動作。
保護效果: 這種機制確保了關節在拉斷內部線纜或撞擊機械本體之前,就因為物理觸發而被強制斷電停止。它有效地保護了機器人內部的“神經”(線纜)和“筋骨”(機械結構)。
在復雜的工業機器人中,行程限位開關為什么能超越更高級的傳感器?
高可靠性與獨立性: 它是純機械結構,完全獨立于軟件、編碼器和驅動器。即使軟件崩潰、通信中斷或編碼器數據錯誤,行程開關依然能履行職責。
強制安全斷開: 許多用于機器人限位的行程開關具有強制斷開設計。這意味著即使觸點因電弧而熔焊,機械觸發力也能強制將觸點分離,保證安全回路的有效性。
原點校準輔助: 除了作為安全限位,某些行程開關還會被用作**“原點開關(Home Switch)”**。在機器人開機或需要重置時,通過觸發此開關來建立一個精確的機械零位,輔助編碼器進行位置校準。
行程限位開關在工業機器人中的應用,體現了工業安全設計的一條重要原則:用最簡單、最可靠的方法解決最嚴重的風險。
它在機器人每一個關節的兩端默默守候,確保了機器人的運動永遠不會突破物理邊界,是保障機器人長期穩定運行、降低維護成本的關鍵所在。它保護的不僅僅是機械結構,更是機器人體內如同生命線般重要的內部線纜。